加入收藏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湖南日报】“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向深化

作者:熊龙英 李艳红 吴朝建 时间:2017-07-03 点击数:

1498697075970029517.jpg

导语:29日,湖南日报第10版以《“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向深化》为题刊发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系列报道第四篇,该组报道共5篇,在湖南日报、新湖南连续刊载,系列报道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改革、“卓越计划”、“特需项目”研究生培养五个方面对我校升本以来的办学定位、办学成果、办学特色进行全面回顾和报道,体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对人才培养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现将6月29日湖南日报报道《“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向深化——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实施纪实》全文刊载如下: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系列报道之四

“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向深化

——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实施纪实

2010年6月,教育部遴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作为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湖南工程学院成为当年湖南唯一一所首批入选的省属本科院校。

从2009年“先行先试”选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开始“卓越计划”试点培养,到2012年7月在全国率先进入“最后一步”——首批“卓越计划”分赴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企业学习,截至目前,该校已有8个本科专业(占全校招生工科专业总数的29.6%),参与学生总数2463名。该校9年来的“卓越计划”实施,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深度合作模式下的“准员工”式实习,将改革与创新定位为“突破”与“率先”,积极探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真正实现了人才“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下”。

“先行先试”,率先探索“3+1”模式

2009年,比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计划”提前1年,湖南工程学院就开始了“卓越计划”的试点,经过反复论证,选取了两个专业的139名学生开始“卓越计划”的“试水”。

同年,学校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卓越计划”工作办公室),起学校层面上的决策、资源调配、管理、协调作用;实施学院成立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学院的“卓越计划”实施;试点专业成立专业教学工作组和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校、院、专业多级组织机构形成了“卓越计划”完整、有效的管理体制,一场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正式开启。

根据学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方案,首批“卓越计划”学生将在3年时间内完成校内所有课程的学习,第4年开始为期1年的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2012年7月,139名学生分赴29家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准员工”式学习。首批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的企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企业具有校企合作教育的良好愿望,校企彼此认可度比较高;二是企业能够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包括生活、安全保障等条件;三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在长江三角洲(9家、占31.0%)、珠江三角洲(8家、占27.6%)和本省的长株潭(8家、占27.6%)三个区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省内长株潭”3 个“卓越计划”实习基地群,有利于学校加强管理。截至目前,学校建立了一批“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包括湖南东信集团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湘电集团等3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先行先试”的这“率先”一步,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创建“分段递进式”校企合作培养方式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建立了以“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准员工化”为特征的“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学生评价等。

实行校企合作培养的关键和重点是1年的企业学习能科学安排、合理组织、落实好为期1年的企业学习。为此,学校紧密结合校企实际,站在共谋发展的立场,创立了“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创建了“分段递进式”的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学习方式。该校将学生企业学习累计1年的时间分为轮岗实习、工程项目设计与工艺训练、毕业设计3个阶段,并采用“轮岗制”、“项目制”和“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按照教育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下”,校企深度合作出成效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创造了企业教学典型模式,如“无锡欧瑞京”的“7+1”模式,即学生每天7小时上班,1小时由企业安排专人回答学生在一天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和指导;“上海良信”模式中校、企指导教师、学生每周定期在网上通过视频或文字方式召开技术研讨会,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长的良性循环。

根据对卓越班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卓越班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高于普通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完成后得到了实习企业的工作邀请函。比如首届卓越班139名学生中,留在实习企业就业的有71人(占52%),真正实现了“下得去、稳得住、留得下”的目标。

通过企业学习,利用企业实际工程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通过“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如在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实习的2009级电气工程专业邹腾同学提出的“CDBS小型断路器接线端子改进方案”,获得了公司高度评价,并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纺织工程1191班的陈妍和谷海燕在湖南省纤维检验局实习期间,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为检测效率,这一改进可以减少染整化验室的打样次数,最终实现客来样的准交、快交。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累计向全国120多家行业企业派出971名“准员工”式实习生,聘请企业工程师为学校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600多人次,学生实践学习围绕工程实际应用项目展开,为企业创造效益。如在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的轻化工程1191班的张倩等4位同学,在两个月时间内掌握了该公司从德国引进的当前印染行业最先进的Sedo-Treepoint印染数字化系统操作、使用和维护,并迅速实现与生产的联网,解决了公司之前因为匹配不了系统操作及管理人员而导致机器闲置的难题,企业直接受益增效20%以上。纺织工程1191班张静的毕业设计作品谷波毛衫的设计及制作被实习企业广东河源福鸿织染实业有限公司认可,并大量生产销往欧美国家,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熊龙英 李艳红 吴朝建)

湖南日报6月29日第10版文教: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7-06/29/content_1225186.htm?div=-1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湖南工程学院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办公室(卓越计划2.0)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